早春二月菜花黄,流动供销送货忙。2月16日,元宵节刚过,泸县方洞镇供销社农资配送车就忙碌起来,走村串户,把群众定购的化肥、种子、农药等春耕物资送到家门口,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。
“贾大爷,在家没有,领肥料哟!”车辆停稳,方洞镇供销社农资配送员郑儒权大声招呼着。
“来了,来了,你们弄早就来了呀。”今年69岁的贾海清高兴地迎出门来。
“你要的高效肥、尿素、磷肥都送来了。你清点一下。”郑儒权等几个人就帮忙着将肥料送进贾海清的家里。
“供销社送货上门,免得我上街,省力省时省钱。”贾海清可是一个种田能手。他一家人曾经种植近100亩稻田,现在妻子帮女儿带孩子,儿子都外出务工,就剩下他一人在家,他仍然种植稻田10亩。
“种子化肥都是送货上门,耕种都请机械耕种。虽然我69岁了,还能忙过来。”贾海清老人边将钱数给郑儒权边介绍说。
“正月十六过后,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。在家忙春耕的都是老年人和妇女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供销社利用微信群、电话等,先做好需求预约,然后送货上门,方便群众。”
方洞镇供销合作社理事长刘安华介绍说,他们供销社服务全镇12个村1.2万户5万多人的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等生产资料配送,还提供技术培训,大米、高粱等加工销售。
“我们加强农资经营规范管理,创新农资销售新模式,利用网络优势保障供给,与生产厂家联合开展新品种、新技术推广运用活动,保证农资商品质优、价廉,农民得实惠。”泸县供销社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熊豪德介绍。
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3个县级农资经营公司、130个农资超市、86个庄稼医院和267个村级农资销售点,形成了县、镇、村三级连锁农资服务网络,在今年大春农资供应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。截至去年12月底,全县供销社系统组织储备各类化肥1.1万吨、农药35吨、农地膜45吨、种子2.6万公斤,为今年的春耕供应提供了保障。
为切实做好今年农资春耕供应工作,泸县供销社于去年8月就组织召开了全县供销社系统农资商品储备业务工作会,对化肥淡储旺供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。
泸县加强农资经营规范管理,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通过供销社渠道进入市场,实行统一购进、统一价格、统一配送、统一服务,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商品。全县基层供销社严格执行大春供应期间“不涨价、保供应、把实惠让给农户”的郑重承诺,部分商品主动降价销售,对稳定、平抑当地市场物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。
今年以来,泸县依托新型基层供销社联合泸天化、中化农业、川种种业等多家大中型生产厂家,邀请技术专家、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进村入社召开院坝会、缝场赶集日摆摊设点、召集种植大户召开专题推广运用会等办法,大力向农户推广价廉质优的农资商品和农作物栽培种植新技术。今年已开展各种推广活动130余场次,培训14500余人次,发放各类农技科普资料15000余份。
泸县创新农资销售新模式,各基层供销社利用镇、村、社和自已的工作微信群采取“线上”发布农资销售动态、播种信息、市场行情的模式,以“网上购买、送货上门”的方式,进行大春所需农资产品供应,并对供销社社员实行社员优惠制度,让利农户。截至目前已配送各类化肥、种子270车次,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正品农资。 (来源:爱泸县)